一、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天津高校对比
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天津高校对比?这个问题也可以看成中国高教第三城花落谁家?全国高教实力北京第一上海第二毫无争议,那么谁是中国高教第三城?武汉西安还是南京广州?或者天津?
我的看法天津首先出局,说天津为我国高教第三城是无论如何不能服众的,在此不多谈了,我也要考虑自己文章的信服力,是吧?来看广州,广州目前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武汉成为国内第一,但是广州侧重职业技术领域,含金量较高的本科教育比较弱,学科不太完整。而学科精度,跟南京武汉差距较远。全国第一只一个,南京武汉都是10个。因此,没实力争夺第三。
而西安高校没有规模优势,学科评比成绩前三、前五、前十都远达不到武汉的一半,更差不多只有南京的40%不到。从规模以及学科评比两个角度来看,西安高教实力甚至逊于广州。显然西安也没资格争第三。
第三只可能在武汉和南京之间产生了。南京有南大和东南两大名校。武汉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与武汉的高教,各有特色,各有优长。
南京有两个优势:1、地处长三角,有地域优势。在招生方面也有优势。2、有学科优势。学科精度全国第三地位稳定。
武汉也有两个优势:1,规模优势。南京在规模方面并不擅长,全国来看人数不在前五,高校数量武汉82所,南京59所。2、学科领域优势。武汉的高校学科覆盖非常全面,各种行业学校齐全。比如体育、美术、音乐都有专门行业高校。这比南京是有一定优势的。
综上,武汉高校有人数和学科上的优势,南京存在一些学科不足。但武汉地处内陆,人才吸引是软肋,导致学科精度也弱于南京。谁是高教第三城?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果,武汉、南京都可以第三,整体实力不分仲伯。这一结论你认可吗?
可以这样说,除北京、上海是中国内地高校第一第二城之外,有资格争夺中国内地高校第三的就是上述五所城市。尽管广州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他们各有两所知名的985高校,但比较南京、武汉、和西安还是有差距,所以把后两城市排除在第三城竞争之外。
南京,武汉,西安是中国内地高校集中地,下面从高校数量、质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一下三城的实力。
一、三座城市的大学概况和数量比较。
1、南京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高校,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共有59所高校。无论是高校数量、质量还是知名度都是在全国处于前列,大学生在校人数低于武汉。
2、武汉知名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高校,还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共有82所高校,几乎包含了湖北绝大部分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百万。
3、西安做为老牌的大学集中地,也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985大学,还有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数量和在校人数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在三城中处于劣势。
1、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数量南京19、武汉14、西安6,可以看出在学科建设方面,南京在顶级学科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南京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在总排名上略优于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而西安虽说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近些年有所滑坡,而另两所大学排名就更低了,无法跟南京和武汉匹敌。
三、三所城市高校发展趋势分析。
1、南京市,因地处长三角,有地域优势,在招生和就业方面有优势。南京各高校有学科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依托江苏省强大的经济为后盾,发展前景看好。
2、武汉市,处于中部城市,拥有百万在校生,在武汉实行特殊政策留下大学生,以及随着号召校友回武汉创业等活动的展开。武汉的高校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但在高精尖的学科上还需要努力。
3、西安市,地处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人数偏少,生源也相对要差一些。甚至高校顶尖人才也有东南飞,所以发展前景较差。
结论:南京做为中国内地第三城更有优势,武汉也有可能赶超,而西安无力争夺第三城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见,你们怎么认为呢?请留言评论、转发。
我不知道你发的图是哪来的很明显没有权威性啥都看不出来
全国五大高教城市一直都是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
艺术类: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陕师大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培育了赵季平、赵麟父子音乐家,美术学院长安画派独领风骚王西安的黄河瀑布挂在人民大会堂,更有艺俗社、五一大剧院、西影集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大学211和985工程大学,全国唯一农业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技开发区。农学和艺术学还能得零,不知道哪里的数据,搞笑!
南京全国高校第三城,早已是公认的事了,没什么好比的了!
2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数量南京19、武汉14、杭州13、西安6、广州4,所以只比较南京和武汉。(改动:南京和西安的比较表格列出来了,差距有点大,广州的就不做了)
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第三次)和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图表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前十名(2017为A类)的学科有武汉的学校而没有南京的学校,则记录在武汉的名下,反之记录在南京名下,用来比较双方优势。
4两张图里2012那张把天文错误的写到文科里了,2017那张做了微调,把管理学和文科放一起把体育学和艺术学放一起。
5部分学科由于参评学校较少(例如农学)所以2012版前十名很可能只有B类,但是总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南京吃亏略多一些。
6两次学科评估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7重点解释:基础、口腔、临床这三块,南京医科大学一家vs华科+武大,结果差距只有一个A-和B+的差距,算上药科和中医武汉被吊打。农学不说了武汉被南京吊打,艺术方面武汉更惨。理工科变化都不大,文科南京追上了一些。
一年前我就说过武汉的学校:有医无药、有体无艺、有农无林、文科样样都有样样不精、基础工科全面且强势但是缺少军工。
南京高校一般般了,也就学科评估,一流学科,院士,长江,杰青,国家重点专项,主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再到低端的专利,自然科学基金,一级学科博士点等等指标,南京一个城市高校数据把湖北全省高校总和吊起来虐打而已。
武汉是中部重镇,是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吸引学生较多,高等学府,职校,卫校,夜大,民办一大堆,所以显得规模很大;而南京则强在民国传承下来的211院校多,院士多,高精尖学科精度很高。我觉得两地不太好比,这就好比两个研究生带着一大帮中小学生要找另一帮的两个研究生和十来个本科生打架,我也不知道输赢。
高考填报志愿,很多考生都是优先选择城市,一个城市对以后的就业、或者生活都会带来影响。在这里我整理了目前国内高教重城的实力高校名单,如备受关注的武汉、南京、广州、西安、天津等地的高校。希望对考生和家长有用。湖北、武汉高校
武汉有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5所,知名高校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江苏有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9所。知名高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
陕西有985工程大学3所,211工程大学4所。知名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广东有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2所。知名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
天津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1所。知名高校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不知道为什么,西安至陕西老是给人不温不火,既落后不了多少也比你强不了多少,很多事都是随大流,很少有自己的强而大的一个或两个指标,体育,教育,文艺,经济,名企,名人,旅游,思想意识等等,老是差那么一口气。
二、广州和南京,去哪里比较有前途和钱途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会展中心。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广州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格局。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色、香、味、形俱全的粤菜及中外各色风味饮食,为广州带来“食在广州”的美称。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和众多不同档次的宾馆、旅店。“广州一日游”已成为广州旅游的特色品牌。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2005-2006年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工业受能源瓶颈制约,仍实现较快增长;二是商贸旅游业加速发展,房地产保持较强的需求;三是外经贸保持较快增长,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四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内源经济实力增强;五是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六是居民收入消费稳步提高,储蓄存款增长较快。
经济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电力和燃油供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部分传统工业行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三是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影响经济发展后劲;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
国际国内环境对2006年广州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出山的影响较为有利,但存在不确定因素;二是对吸引外资存在利好,尤其有利于服务业引资;三是多项政策稳步推进,总体上有利于消费平稳增长;四是对投资的快速增长存在不利影响,但有利于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预测2006年广州市GDP将达到5345亿元,增长14.6%。工业总产值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海关出口总值增长24%。
提出了促进明年经济发展的六个方面对策措施: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努力做好“十一五”开局工作.二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扩展地域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重点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四是促进投资稳步增长,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五是实施品牌出口战略,建立解决贸易摩擦支援体系,进一步促进出口有效增长;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中心镇,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广州2005年1-10月经济运行特点
2005年,广州经济增长拉出了一条从低谷逐步回升的曲线,地区生产总值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9.4%,11.1%和12.1%,呈现稳定回升的态势。L9月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72.5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高出一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高于上海(10.6%)和北京(10.5%)的增速,但也低于深圳(14.2%)、又苏州(15.5%),天津(14.8%)等城市和全省(12.3%)的增速。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1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06.5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8.82亿元,增长11.3%,占GDP的比重达到54.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l~10月广州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受能源瓶颈制约,仍实现较快增长
1~10月累计,工业总产值完成5448.17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高于上海2.6个百分点。这一速度虽然与往年以及其他很多城市相比显得落后,但这是在电力供应全面紧张的条件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实现工业增加1282.75亿元,增长14.2%.
重工业保持快速增长,l~10月累计完成产值3168.29亿元,同比增长20.3%。轻工业由于市场竞争剧烈、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速缓慢,1~10月累计仅增长了9.9%。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增速快了10.4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快速推进。
具体到各行业,前三季度增长比较理想的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显现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比分别增长38.4%和26.5%。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高位市场价格的推动,同比分别增长了32.4%和26.9%。受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快速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7%和19.6%。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了1.15倍。
从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看,1~l0月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31.78亿元,同比增长了17.7%,增速继续领先于全市工业生产。
从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继续成为我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1~10月累计分别完成工业产值3566.08亿元和1134.42亿元,同比增长20.1%和17.9%。
从区域结构看,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区域有花都区(33.9%)、增城市(21.8%)、白云区(18.8%)、从化市(15.6%)、番禺区(15.3%)和开发区,成为拉动我市工业
增长主要地区,基本符合我市产业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向。
从企业运行效益情况看,全市工业产销衔接仍然保持较好水平,1~10月累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的较理想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对产销率维持高位产生了一定作用。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6l,实现利税总额470.54亿元同比增长1.6%。
从工业产业投资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10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25.4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0.6%。三大工业支柱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6.5%,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2倍;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的投资恢复迅速,同比增长76.7%和1.5倍。
(二)商贸旅游业加速发展,房地产保持较强的需求
随着广州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增强,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L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97亿元,同比增长13.2%o增长速度高于上海(11.5%)、北京(10.8%)等城市,但低于深圳(15.7%)、苏州(18.1%)等城市以及全省(14.8%)。
l~10月累计贸易业零售额1300.5亿元,同比增长13.7%,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一批大型批发市场、综合百货和大型连锁超市相继开业,在刺激了居民消费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1~8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速加快,l~10月累计餐饮业零售额253.4l亿元,同比增长12.9%,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加快了1.6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l~10月累计全市商品销售总额5878.93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半年加快了2.9个百分点。
近年来广州的城市形象逐步得到提高,旅游业平稳增长。1~10月累计,旅游业总收入475.45亿元,同比增长11.4%。前三季度旅行社组团接待游客331.10万人次,增长37.7%,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2792.0l万人次,增长10.0%。旅游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海外游客增长快于国内游客增长,显示广州城市国际形象提高较快。1~9月累计,旅游外汇收入增速比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快4.7个百分点;旅行社组团接待海外游客增速比接待国内游客增速快7.2个百分点;海外过夜游客增速比国内过夜游客增速快12.4个百分点。二是游客消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市内宾馆限价政策调整、城市交通设施改善等因素影响,游客过夜和住宿选择更加多样化,不过夜游客比例增加,选择宾馆酒店住宿的比例下降。三是游客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增速高于同期过夜游客增速8.2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方面,今年国家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对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商品房预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房地产销售平均价格上涨较快,l~10月累计商品房预售平均价格同比增长9.9%,市区二手房交易平均价格上涨11.8%。由于商品房销售情况比预期理想以及商品房竣工面积大幅下降,商品房空置面积不断得到消化。9月底的商品房空置
面积同比下降13.6%。今年市政府2号令刺激了商业用房市场,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和消费有所回升。
房地产投资方面,l~10月累计,房地产投资完成337.12。亿元,同比增长4.6%。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房地产项目前期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项目投资下降,但在建项目的投资则继续增长。二是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前三季度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分别提高了3.8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而商品房定金及预售款收入、国内贷款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2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
(三)外经贸保持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1~10月累计海关进出口总额435.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2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2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但出口增速仍落后于北京(55.8%)、深圳(32.2%)、苏州(47%)、天津(32.1%)等城市和全国(31.1%)。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6.6%,增速高于全市出口,总额11.4个百分点,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39.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两者占了全部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今年6月轿车出口开始实现突破,预计全年出口l万辆,相当于上年全国出口总量。1~10月累计工业出口产品产值达到1210.0l亿元,同比增长21.6%。虽然受到欧美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实施限制的影响,第98届广交会广州交易团成交额仍同比增长了17.63%。
随着广州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快增长l~10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合同利用外资3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利用外资呈现出优质大项目多、投资于支柱产业项目多等特点。
(四)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内源经济实力增强
近年来,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性限制逐步解除,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优化,广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正逐步加快,使内源性经济得到加强。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05.03亿元,同比增长13%,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加快了0.5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分别实现增加值316.19个百分点和5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6%,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高出2.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也都高于全市对应产业同期增速1.3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民营经济的冲击较小,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1~10月,广州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7.9%,比全市工业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工5.8%。
民营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较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民营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l~10月广州民营投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79亿元,同比增长19.8%,比全市投资增速高出10.3个百分点。民营房地产开发投资完201.44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全市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
(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广州的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从消费领域价格来看,1~10月累计,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仅达到101.5,比上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101.7和101.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2,比上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104.4和100.2。从生产领域价格来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达到108.8,比上半年回落了1.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1.9,比上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之差由去年同期的9.5回落到今年的6.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达到109.1,比上半年回落了2.4个百分点。从房地产领域来看,虽然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但广州市房屋销售和租赁价格都保持了增长态势,第三季度房屋销售和租赁价格指数分别为104.3和103.4,与二季度的价格指数相比,销售价格指数回落了1.6个百分点,租赁价格指数回升了0.7个百分点。
广州财政金融平稳运行。从财政收入来看,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10月累计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06.3l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半年加快了3.1个百分点,但增速低于上海(22%)、北京(22.2%)、深圳(19.7%)、苏州(29.5%)、天津(23.4%)等城市。1~9月国税税收收入670.13亿元,同比增长14.7%、增收85.72亿元。从财政支出来看,1~10月累计,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到297.8l亿元,同比增长13.7%,比上半年增速回落了2个百分点。从金融存贷来看,10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772.48亿元,比年初增长10.6%,其中企业存款3708.12亿元,增长6.9%;10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6655.9亿元,比年初增长3.1%,其中短期贷款2159.17亿元,在6月末比年初已经下降了2.5%基础上,10月末更比年初下降5.9%,短期贷款呈萎缩趋势,10月末的中长期贷款余额3887.63亿元,比年初增长7.6%。
(六)居民收入消费稳步提高,储蓄存款增长较快
从居民收入来看,l~10月累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4.58元,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全省(8%),但低于上海(12.2%)、北京(12.3%)、深圳(8.8%)、苏州(12.2%)、天津(12.1%)等城市。以取消农业税为代表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给农民家庭带来了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货币纯收入前三季度达到5497.09元,同比增长11%。1~10月累计职工平均工资27178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高出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
从居民消费来看,l~10月累计,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97.06元,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2.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和通讯类支出增长最快,达到41.9%,其次是居住类支出,同比增长10.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则小幅下降了3.1%。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货币支出4610.76元,同比大幅增长了24.7%,比人均货币纯收入的增速高出13.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761.72元,同比增长27.4%,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等类支出的增长都超过22%,服务性消费支出1615.09元,同比增长34%,呈现出全面增长的态势。
从居民储蓄存款来看,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865.75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1个百分点,也快于天津(19.1%又重庆(12.8%)等城市和全省(14%)。但仍低于上海(17.9%)、北京(15.9%)、深圳(17.1%)、苏州(15.5%)等城市。
二、2005年经济运行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005年,广州市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大环境以及我市区级行政区划调整、加强城市管理等短期因素作用下,经济由以往几年来15%左右的高速增长轨道回调到12%左右的较快增长轨道,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这过程中,我市经济运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电力和燃油供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今年以来,广州经济经历了电力供应全面紧张和燃油供应一度出现紧缺的考验,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前三季度广州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产值251.59亿元,同比仅增长了4.1%,这与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电力供应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前三季度完成工业产值172.11亿元,同比下降了12.7%,加上台风影响燃油运输,造成广州和珠三角区域一度出现汽油供应短缺的局面,对广州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1~8月累计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99亿元。
(二)部分传统工业行业缺乏市场适应能力
今年以来,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工业利润增长逐步集中到少数能源和金属原材料产业上,如煤炭行业利润率增长77.8%,石油行业增长达到75.1%,而下游产业利润则大幅度下降,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1.7%,化纤行业下降25.2%,多数行业处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广州由于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依靠外部购进,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较大滑坡。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净额增加较快,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和13.6%,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5.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8%。1~8月,亏损较大的传统工业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3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6亿元)、塑料制品业(1.86亿元)等。
面对市场竞争日趋剧烈,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我市部分传统工业行业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同比仅增长2.5%,处于石油化工下游的塑料制品业产值同比仅增长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了0.4%。其他很大一部分传统工业行业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市工业增速。
(三)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受土地供应紧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管理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广州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扩大投资规模方面却受到了很大抑制。1~10月累计,广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7.47亿元,同比增长9.5%,大大低于去年同期21%的增速,也低于上海(15.9%)、北京13.7%)、天津(18.3%)、苏州(20.5%)等城市以及全省(16.7%)和全国(27.7%)的增速。广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增长缓慢,而且投资的总规模也偏小,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只有26.67%。
广州市工业投资虽然增长较快,但其规模在国内主要城市中处于落后水平,广州2003~2004年两年的工业投资仅为449.09亿元,约相当于上海或苏州的l/4、天津或宁波的l/2。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
与国内有的城市相比,广州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很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首先是对科技基础设施投资重视不够,自主创新的公共平台显得不足,难以满足自主创新水平提高的需要。广州目前还没有一个超级计算中心,公共图书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其次是研究开发投入和成果应用推广仍有待加强,政府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第三是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对吸引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重视不够。第四是没能很好地利用本地丰富的研究资源和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本地自主创新的贡献较弱。
前三季度,我市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缓慢,同比仅增长4.7%和7.5%。1~10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值同比增速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仅增长12.6%,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落后3.7个百分点。
全市更新改造投资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过低,今年1~10月累计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7%,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1.全球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平稳,但增速有所放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与2005年持平,但比2004年低0.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2006年世界经济将在稳定增长中趋于放缓。主要经济体的预警指标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显示明年上半年世界经济走势仍将看好;受周期性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将延续下去;投资总体上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世界贸易将继续维持较强增长势头。2006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此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平台期”。但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够强劲,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仍继续趋紧,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风险又相继出现。一是到目前为止,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尚没有明显出现。二是主要经济体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趋紧。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经济体因财政赤字过大,有些国家和地区扩张性财政政策已没有进一步实施的空间,有些国家和
地区则正努力减少财政赤字。在货币政策方面,目前全球利率正处在上升期。三是对经济增长有较大推动力的房地产市场有降温的可能。四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难以明显回落,成为影响2006年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五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上扬的风险。这些因素的制约都使得世界经济在稳步增长中步伐将有所放缓。
2.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表现不一,但总体向好
一是美国经济稳定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3%,与2005年持平,遥遥领先于欧洲和日本。2006年里,美国经济仍将以稳健的步伐增长,私人消费将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劳工市场的情况也持续改善;尽管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但仍会得到控制。二是欧元区经济增长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欧元区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略有提高,达到1.8%。相对于美元汇率稳定或略有上升的可能性较大,欧元可能走软,有利于欧元区出口增长。但就业市场缺乏弹性造成劳动力成本过高、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深成员国的矛盾等难题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其经济增长受到制约。三是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
从整体形势来看,日本经济已经开始逐步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金融形势和出口形势好转,内需增
三、南京和武汉有什么不同 哪个好
1、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想回答一下,下面就来说说我印象中的这两个城市。
2、发展:通过四年的比较对比,南京的发展是要慢于武汉的,就拿城市基建和道路来说,武汉现在形成内环线,二环线,三环线,外环线以及正在建设的四环线,大大减少了出行的困难,原先2012年到武汉去汉口办事需要大半天,现在开车,20分钟就到,这就是便利,而南京的环线建设似乎总是不那么顺畅,去哪里都只能走市区,我更喜欢在武汉开车,路宽而长;过江方面,我觉得武汉可能是全国最好的过江城市了,过江(长江,汉江)几乎没什么感觉,就像南京新街口到山西路那么无缝对接,也不存在过江堵车过江难得问题,南京过江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地铁方面,这两个城市旗鼓相当,因为武汉城市巨大,所以通了几条线还是觉得没有那么便利,不像南京通了几条线,几乎涵盖了整个南京人的生活圈子,如果武汉像南京那样觉得地铁可以达到绝大部分生活目的地估计要修南京的三倍线路;
3、文化:这两个城市确实大学众多,高校林立,但是就整体人民素质来说,南京人要高一些,武汉整体的码头文化要浓郁一点;武汉的大学是融入整个武昌的,南京的大学只有老校区在主城,绝大部分新学生都在仙林江宁大学城(南京城太小,无法满足大学那么大的土地需求);至于科研所水平了解不多,只是感觉应该都差不多;
4、城市布局:南京的市中心,你问100个人,估计能有100个人回答新街口,那么在武汉你要问市中心,然后武汉人就懵逼了,江汉路、武汉天地、武广国广、徐东、街道口、楚河汉街、光谷、钟家村、王家湾这都可以算市中心,还不要说青山红钢城,汉口北,金银潭,南湖这些地方,所以武汉人逛街选择挺多,而南京人不是在水游城转就是新街口转,不是新街口转就是山西路,好了南京基本上就这几个地(旅游景点不算);武汉的每个地方的功能性很明显,汉口就以经济商业为主,武昌科教为主,汉阳以制造为主,反观南京,江北以重工业为主,江南主城就堆积了80%的城市职能,江宁一部分以住宿为主,一部分为制造为主;
5、补充发展:武汉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大,地大人多,可以有地方规划,汉阳的永旺是亚洲最大,武汉的宜家也是南京宜家的三倍大,感觉武汉一直在拓宽她的城市容量,带来更多的先进的城市功能,反观南京,北面西面是长江,东面是紫金山,只有南面好发展,如果再不赶紧想办法解决过江难得问题,南京的未来发展就是一个谜。
关于南京和广州哪里就业好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