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哪些成语?
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端午相关的成语有:
赛龙夺锦:形容比赛激烈,场面壮观。
屈志从俗:指抑制自己的意愿,迁就世俗。
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金鼓齐鸣: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同舟共济: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
龙舟竞渡:指龙舟比赛,象征着团结、勇敢和奋进。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骚人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戮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衙官屈宋:比喻自夸文章好。
屈艳班香:形容文章辞藻华丽,情味浓郁。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声音嘈杂,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人群熙攘:形容热闹拥挤的场景。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以上是与端午相关的成语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寓意4个字?
端午寓意四字是“祈福辟邪”。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寓意“祈福辟邪”由来已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什么成语源自端午节
喜赛龙舟、龙舟竞渡、五月端阳、风雨端阳等成语源自端午节,喜赛龙舟是指在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赛,并将其作为一种喜庆的活动。龙舟竞渡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俗活动,也是一项体育比赛项目。五月端阳是传统中国的节日,也称为端午节。风雨端阳是指在端午节期间不论风雨,都会坚持举行庆祝活动的意思。
端午节祝福成语
端午节祝福语大全四字成语:
1、五月端阳
2、龙舟竞渡
3、顺阳在上
4、喜赛龙舟
5、家家插艾
6、幸福安康
7、艾叶菖蒲
8、粽叶飘香
9、万事如意
10、仲夏登高
11、端午快乐
12、端午安康
有关端午节的成语
- 有关端午节的成语
-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粽子飘香 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供绩垛啃艹救讹寻番默;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您端午节快乐! 别光吃粽子,记得要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物哦! 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 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每逢佳节倍思亲,祝你端午节平安快乐!!! 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我原来是涪籂帝饺郜祭佃熄顶陇买了粽子要送你的,并且发了短消息给你,但小偷拿了你的手机,亲爱的,我们一起跳江吧! 粽子该是透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虽然你身体很好,但屈原说:多锻练身体,少打麻将,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拜托你粽子少吃,注意消化。
关于端午节成语
- 喜赛龙舟、龙舟竞渡 、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担酣曹叫丨既查习肠卢重五恶日,粽叶飘香、艾叶菖蒲、家家插艾、快乐端午、喝雄黄酒、仲夏登高,顺阳在上
关于端午节的成语有哪些
- 屈志从俗屈志从俗的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确切地说,它不算端午成语,但它的确跟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的“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而《九章》的作者正是端午掸丁侧股乇噶岔拴唱茎节祭奠的主角之一屈原。其次,有一则谜语说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成语。谜底正是屈志从俗,因为从字面来看,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真是严丝合缝。头悬国门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端午节祭奠的另一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大臣,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只身逃往吴国,发誓报仇。他做到了,他和兵圣孙武率领吴军攻破郢都,把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得报大仇。后来他辅佐吴王夫差,窥破越王勾践疲吴的计谋,多次进谏。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夫差闻言大怒,命人把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绝妙好辞端午起源源流颇多,其中有一个跟东汉孝女曹娥有关。曹娥父溺死江中,她号哭十七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从此,她所住之镇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和杨修曾猜过此谜,《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都记载过这个故事。以毒攻毒端午节起源有一个恶日说。古代自先秦起,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那古人怎么办呢?他们采取了以毒攻毒的招数,纷纷在端午这天举行除瘟、驱邪、求吉祥等活动,这才形成了今天卓有特色的端午文化。古人为了避讳,甚至把端五改做了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