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从文的学术地位在中国到底有多高?
当时,延安工农兵文学传统成为当代文学主流,新文学的自在主义,特点主义传统被否定被批判。从旧社会过来的现代作家群发生了分流。
一些受到新文学影响的作家,放弃了写作。一些作家为了适应时代,一边检讨自己一边转变风格。最可怕的是沈从文,多次自杀未果。
1949年大决战过后,蒋介石败退台湾,风云已定,一个新的时代与民族即将在世人的瞩目下诞生。
在人人启窗翘首之际,沈从文却在家中闷头喝掉照明用的煤油,拿起剃刀划破脖颈,紧接着又划破手腕的两道脉管,赴死之心决绝惨烈。
但由于恰好妻子张兆和与堂弟回家及时发现,立刻将其送医抢救。沈从文活了下来。究竟是何缘故,把如今当之无愧的民国作家逼迫成这样呢?而这场他本想用生活画上句号的自杀,却成了他后半生的起点,拉开新戏的序幕。
一,湘西人沈从文
沈从文是湘西人,他的著名小说《边城》,仅仅七万字就描绘出了作家眼中的湘西全球。
曾获得过全球最高建筑奖的哈佛大学教授王澍,曾经按照沈从文写的《湘行散记》的路线一路走下去,这一走就是好几许月。
《湘行散记》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湘行书简》,是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在1934年的通信,那时沈从文的母亲病重,沈从文回湘西探望,把这途中的所见所感写信给新婚的妻子。
《湘行书简》1992年才首次出版,由于是非常私人化的写作,因此到处皆可见作者的真性情!作者袒露自己的真而美的情感,让人读来心动。
第二个部分《湘行散记》,像是作者向读者娓娓道来关于湘西的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文字是优美的,又是天然的,不雕饰之美。
第三个部分是《湘西》,这个部分正如它的副深入了解一样,是“沅水流域识小录”,算是比较纪实的,作者希望读者摒弃对湘西的偏见,非常细致而翔实地记录关于湘西的风土人情。
这三个部分加起来让读者对湘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沈从文的作品中总是淳朴与野性兼具,没有所谓的“书生气”。他不是接受高等语文教育的精英,却是真正的生活的观察记录者。
二,痴心人沈从文
沈从文笔下众多女主人公几乎都是“模样清秀,皮肤黝黑”,比如《边城’里面的翠翠就是如此。这些女主人公都一个共同的原型,就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
那个被编号为“癞蛤蟆13号”的乡下人沈从文,在北大任教时爱上了自己的学生——样貌清丽、天鹅般优雅的张家才女张兆和,由此展开了四年的苦苦追求。
张兆和烦恼于源源不断的情书,向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求助。没想到胡适闻其中一个笑称:“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并且要给张兆和、沈从文二人做媒。
张兆和没想到校长的态度是这般,只得回敬一句:“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二人最终结缘,除了沈从文几年来年痴心不改,也要得益于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的成人之美。终于,在沈从文发了一封“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的电报后,张兆和如暗号般回复了一句:“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搞得电报员云里雾里,二人才定下了亲事。
有人称赞其爱情无界限,有人羡艳其痴心终逆袭。事实上,二人的结合不能算是佳话,也称不上是美谈。
一段一开始就不对等的亲密关系,很难在往后漫长的日子里保持平衡。
沈从文害怕张兆和离开,从二人在一起之后这种担忧就没有消失过。晚年沈从文热衷写信,在寄给友人的信件中,总是多几许少透露出“害怕三三(沈对张的爱称)离开”的心情。
他们几乎一同走完了一生的路,她始终没有离开过他,他的内心却永远惶惶然。
直到后来沈从文辞世,张兆和在整理其遗稿时才真正地、慢慢地地走进沈的内心。然而斯人已去,张兆和只能在她《沈从文家书》 的后记中写道: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快乐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我不领悟他,不完全领悟他。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所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的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
三,音乐人沈从文
沈从文对音乐的喜爱和他家乡风俗有很大关系,湘西自古属于楚地,这里在古代就有用音乐祭祀,驱邪的传统,在屈原的《九歌》《招魂’里面就有这方面的描写。
由于湘西地处偏僻,这些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下来,加上当地居民以土家和苗族居多,这写少数民族多能歌善舞,在民族节日或男女相会时都善于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沈从文从小就收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
沈从文接受西方文化,是由于和张兆和的结合,张兆和的姐妹和父亲都是昆曲爱慕者,而张家兄弟张定和是小提琴大家,曾未话剧《棠棣之花》作曲。
抗战时期,沈从文和张定和一家居住在一起,沈从文也从最初的“莫名奇特喜欢小提琴的声音”提高到后来对西方古典文学的喜爱。
沈从文的小说里音乐元素几乎遍布了他的每一篇小说。沈从文对于音乐的描绘,从大天然的鸟鸣,到风声雨声雷声,马蹄声,水流声,甚至连锅铲炒菜撞击铁锅的声音都做了细致的描述。
四,单独人沈从文
建国前夕,沈从文两度自杀,自杀未遂后不得已进入灵魂病院疗养。出院后的沈从文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写小说了。
问一个人何故要死,与问一个人何故活着一样,并没有清楚的答案。
对于当时的智慧分子来说,不只是政权的更替,更是时代的分界,何去何从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我一生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1948年,郭沫若撰文抨击沈从文是“看云摘星的风流小生”“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大众的斗争心情”。沈从文从广受瞩目的“文学天才”,跌落为备受指责的“反动文人”。
当时左翼界正在猛烈批判文人,沈从文也从文学创造转向文物研究。
让他忧惧的并不是单纯的指责,而是指责背后整个时代动向的威胁。郭沫若在建国后被尊为文坛泰斗如日中天,沈从文的日子可想而知。
1949年8月,沈从文被赶下北大的讲坛,从此封笔告别文坛,去历史博物馆当了讲解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博物馆人人都有办公室,唯独沈从文没有。
建国后与沈从文来往的文人,几乎只剩下了他的老友巴金和学生汪曾祺。五十年代浩劫时期,沈从文更是被派去打扫天安门的男女厕所。
当时和沈从文一样遭受冲击的不少智慧分子都因不堪受辱,主动告别人世。作家老舍投湖自杀,傅雷夫妇一同上吊自尽,考古学家陈梦家自缢而死。
后来沈从文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我把厕所扫得可干净了。”记者心疼地说:“沈老,委屈你了。”
没想到80余岁的沈从文听罢竟像幼童抱母亲一样抱住记者哭了起来,妻子张兆和在身后轻轻地拍抚他的背,像哄一个被夺走心爱玩具的孩子。
1950年,沈从文的弟弟沈荃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处死;1960年前后的大饥荒时期,沈从文最喜欢的妹妹沈岳萌生生饿死。沈从文捏着这一连串烧红了的记忆,“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每当博物馆关门时,沈从文便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着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生活是完全的单独”。
也许个人的痛苦,终究比不上时代的麻木。那么“在力量强大的社会、时代面前,柔弱的个人能够做何?”
他虽然放弃了文学,却选择了传统世俗文化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花花朵朵,坛坛罐罐,”而这成了他毕生的追求,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研究的基础。
文革时期,沈从文无论被下放到何处,都会把文物历史资料随身带着,见缝插针地进修研究。哪怕被派去扫厕所,他也尽力将厕所扫得一尘不染,就像擦拭一件名贵的青铜文物。
《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作者张创造曾说,遭遇苦痛,多数人都会愤怒。施加于外,就是还击;加诸自身,就是自暴自弃。但沈从文不是这样,他是隐忍承受,并将之转化成爱和悲悯。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成为沈从文的入室弟子,沈从文对文学创作的意识和操作,深刻影响了汪曾祺的文学创作。
在写于一九八六年的文章《我的老师沈从文’里面,汪曾祺温情地回忆起他们二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他不无留恋地说:“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
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职业、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何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
文学史上提出过一个名词叫“沈从文的寂寞”,沈从文自己也说:“永远放不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外一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情感,对于人类智慧与秀丽永远的倾心,康健真诚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情感。这种情感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沈从文一生自称乡下人,他鄙夷城市中虚伪,匆忙的生活情形,向往纯洁,质朴的生活。浮躁的时候,日子苦的时候,还能翻开书感受到沈从文对至善至美的偏执,我觉得已经是件很甜的事了。
参考书目:《湘行散记》
《沈从文的后半生》
《从文自传》
二、怎样评价沈从文在近现代的文学地位以及文学水平?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建国前,建国后由于政治缘故,确确实实是被“雪藏”,转而进行文物研究,代表作品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部作品是由郭沫若作序的,两人“渊源不浅”,不表。
沈从文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当然是《边城》,认可的人很多,也有人不喜欢。曾经有书评家说沈从文是一位“空虚的作家”,作品没有想法性,用某些读者的话来说:作品过于“理想化”,笔下的人性也很单薄,过于关注故事的清新度。
那样的人是不了解沈从文的想法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诚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是没有逃避那些苦和痛的,他也不会逃避。可是他的痛苦却被有些人忽略掉了:屠户也那么瘦了,“小婊子”嫁了老烟鬼,十三岁的矿工女儿被排长用两块钱引诱便破了身……
沈从文读书很多、很杂,但很少引经据典,他对于人生是有自己的思索的,对于写作如是。这一点从一本书名《从文小说习作选》可窥一二。“一切作品都需要特点,都必需浸透作者人格和情感,想达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彻底的独断!(文学在这时代虽不免被当作商品其中一个种,便是商品,也有精粗,且即在同一物品上,制作者还可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社会上流行的风格,流行的款式,尽可置之不问。)(《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沈从文的文字细腻、流畅,有“古味”,而且不拘泥于书面化语言。由于他的文字有时候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具有生活气息,读来既熟悉又天然,这跟他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所提倡的语言朴素化生活化一致。他遣词造句的本领早已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褪去了矜持,浮夸,生硬,做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算是成熟了。
关于沈从文在近代的文学地位。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沈从文是中国的托尔斯泰。其实这两人的创作风格迥异,连灵魂信仰也不相同。但两人有个共同点:都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托尔斯泰赞赏、敬佩农民,甚至自己亲自下地干活。沈从文则喜欢文物,钦佩劳动者的高超技艺。有心者,可以了解一下沈先生晚年远离文坛,从事文物职业时,是怎样做职业的。
在文学里,非要排出一个座次,其实没有必要。毕竟作家们不是梁山好汉。对吧。
三、语言艺术的目的?
日常语言交流艺术,要简洁明快,让别人一听就懂;演讲比赛,语言要激情澎湃,要感染人,感激人;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描写生动感人。语言艺术的第一目的是沟通,第二目的才是感染人打动人。
四、演讲的语言艺术?
演讲的艺术通常具有能够吸引听众视线,咬字清晰,语句前后条理通顺,内容诙谐……叫人听了不打盹越听越爱听。
1、解决一对多沟通的难题;
2、展示自己的思索、语言表达、价格理念、认知能力的有力方式;
3、产生影响力,是领导力的一种,也是管理能力的一种;
4、还是一种职业的素质—培训师,或咨询顾问;
5、锻炼并强化包括思索、写作、阅读、表达、心理把握、表达设计、表达技巧运用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五、沈从文的儿子?
沈龙朱,男,1934年11月20日,生于北京府右街附近达子营,沈从文长子
沈虎雏(1937年5月-2021年1月1日),男,湖南凤凰人,毕业于北京业余机械学院。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系室主任、副教授,1959年北京市先进生产者,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沈从文次子。
六、沈从文的特点?
(1)艺术性上,沈从文的整体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例如,《边城’里面的人物、故事、环境,都是美化了的。“边城”宁静和谐的生活,与当时整体社会环境相比显然缺少一种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但这恰恰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
(2)在语言特色上,沈从文的文笔清新秀丽,语言优美亲切。读他的文章我会不自觉地想起柳宗元,想起王维,想起那清新秀丽的山水田园诗。沈从文文笔的清新秀丽表现在色彩上就是一种透明,一种泉水一般的清澈。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成为黑色。身边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从何处,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又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边城》)
这段文字用语隽丽亲切,在朦胧的天然物境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愫,从而构成独有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3)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沈从文的作品都充满爱意,充满人文关怀。他的这种爱不同于冰心那种女儿偎依母亲一般小鸟依人般的依恋,也不同于朱自清那由“背影”而产生的父子之间的怀念,而是像一个久经漂泊的天涯游子回到故乡一样的温暖。
七、沈从文的生平?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曾在北京大学旁听,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八、沈从文的称号?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现代作家著作较丰的其中一个,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4年就完成了代表《边城》。沈从文一生经历丰盛,年幼玩劣,经常逃学听戏。1917年小学未毕业就投军数月,1918年小学毕业又从军数年,1922年脱离军队,到北大旁听。1923年投考燕京大学不中,继续旁听。1929年任教中国公学,1930年执教青岛大字,1931年至1933年任山大文学院讲师,1938任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以小学文凭成为大学教授,确实是奇人、奇才、奇事。
九、沈从文的丈夫?
沈从文是男子,其妻张兆和。
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职业,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十、沈从文的经历?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那天,由于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急促的10分钟全讲完了。他再次窘迫,无奈,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传到北大校长胡适耳里,胡适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