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骥是何意思:领悟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深意

骥是何意思:领悟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深意

小编认为‘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三章中,有一句颇具哲理的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索。孔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乍一看,这句话似乎让人困惑:马也需要讲德行吗?难道马能够领悟仁义道德?这里的“骥”,实际上是指一种卓越的马,是传说中的“千里马”,象征着杰出的质量与能力。然而,在这句话中,孔子强调的不是马的奔跑速度,而是它的内在素质。

骥的字面意思

了解“骥”这个字的字面意思至关重要。骥所指的不是一般的马,而是那些能够日行千里或夜行八百的千里马。它们的体力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孔子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德性和训练。朱熹解释道“德,谓调良也”,而钱穆则指出:“然因此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性调良,与人意相和协。”

这意味着,真正的“骥”之因此被称赞,并不仅仅在于其强大的体力,而在于它们是否能与人心意相通,以及是否能够好好执行人类交代的任务。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即使是其他动物,只要懂得人性的道理,也能被称作是有德的。

德行的评判标准

然而,值得思索的是,如果一匹马听从主人的命令,却执行的是恶事,是否也可以被称为有德?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孔子的说法不仅是对马的评价,更是对人性的隐喻。朱熹引用尹焞的注释:“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言下之意即是,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人,不值得称道。

也就是说,马的“德行”应领悟为训练良好,能够为人所用。这样看来,孔子强调的是一种德才兼备的理想。在人类社会中,如果一个人仅有才能而无品德,他的才能又有何意义呢?

个人素质与主观觉悟

然而,笔者对此见解并不完全认同。人的德行不仅体现在能为他人所用上,个人的素质与内心的追求同样重要。孔子提倡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体现了一种德行的自在。对于千里马而言,除了具备杰出的能力,它们还应当拥有完成任务的主观愿望。无论是“千里马”还是“人”,唯有将个人才能与道德素质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筑建德才兼备的期待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是其特点其中一个。他强调“有教无类”,即对每一位弟子都应根据其特点进行教育。在孔子的理想中,每个人都应当在德行与才能的培养中齐头并进。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骥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出众的能力,更在于它通过良好的训练与协作,成为大众信任的伙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无论是人还是马,真正值得赞美的,不只是才华的展现,而是道德的素质与内心的追求。通过对“骥”的深刻领悟,我们也许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