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最后结局如何?多尔衮的后代东莪格格,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莪格格,以及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最终结局怎样对应的聪明点,文章可能有点长,然而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聪明,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无论兄弟们的难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最终结局怎样多尔衮的后代东莪格格,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东莪格格是多尔衮的女儿吗多尔衮为何只生下独女东莪格格,结局是什么样的多尔衮死后,其女儿东莪格格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多尔衮的独女爱新觉罗·东莪,最终的结局有多惨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她活了多大年龄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最终的结局怎样了呢东莪格格是多尔衮唯一的后代,她的人生是怎样的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最终结局怎样如果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大清的奠基人,那么多尔衮就是大清朝的实际创立者。乾隆曾评价多尔衮为“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可就是这么一个大清开国功臣,在死后却被顺治挖坟掘墓,挫骨扬灰。多尔衮被顺治清算了,那多尔衮的子女结局怎样呢?多尔衮共有十一个妻妾,其中包括一个正福晋,六个继福晋和四个侧福晋。相比短短数年就已经有了14个亲生子女的顺治而言,多尔衮的子嗣实在是少了点,仅有一位亲生女儿东莪。东莪的生母是多尔衮的侧福晋李氏,是多尔衮在征伐朝鲜时,带回的朝鲜宗室之女。多尔衮死后,东莪和多尔衮的继子多尔博,被顺治下旨交给了信郡王多尼看管。信郡王多尼是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的次子,多尔博是多铎的第五子。顺治此举,其实是将多尔衮过继的嗣子多尔博重新还给了多铎家族。而东莪一个女孩子,顺治也就没有为难她。关于东莪的记载,除了《清史稿’里面一句:“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之外,东莪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正式的史料记载之中,其最终的结局也成了谜团。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满蒙联姻的情况推测,东莪长大后,很可能作为联姻的宗室女,被顺治远嫁去了蒙古。这对于东莪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只是,东莪具体是嫁给了哪一位蒙古贵族,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重点拎出来说。关于东莪的结局,民间还有一个极其精妙的演义版,除了有点离奇之外,似乎还是很有道理的。传说中,孝庄(庄妃)嫁给皇太极之后,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这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是非常不利于争宠的。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之争上,后妃如果没有儿子,就等于提前出局了。庄妃正在为生不出儿子着急的时候,恰逢皇太极宠幸辰妃,并扬言要立辰妃的儿子八皇子为太子。庄妃听到了消息,开始着急了。可偏偏就是事不凑巧,庄妃第四胎,又生了一个女儿。怎么办?跟人换。当时,就是1368年,多尔衮也正好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多尔衮的儿子被庄妃抱去,变成了后来的顺治帝福临。而孝庄的亲生女儿,交给了多尔衮,成了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正由于福临是多尔衮的亲生儿子,因此,多尔衮才在和豪格的皇位之争中,转而拥立了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多尔衮摄政之后,又千方百计的将皇叔父摄政王,变为了顺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东莪被顺治交给了信郡王多尼看管。顺治小时候曾经见过入宫的东莪一面,之后一直是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然而东莪和顺治是亲堂兄妹,顺治一直没法将东莪名正言顺的纳入宫中。终于,顺治想到了解决办法。顺治暗中谕令内大臣鄂硕找到了信郡王,认了东莪为女。由于当时多尔衮正被众多大臣攻击,东莪的去向也比较敏感。鄂硕就又将东莪的姓氏,从爱新觉罗改为了董鄂氏,并将年龄改小了一岁。好了,后面的事务就不用多讲了。虽然董鄂氏在入宫后,中途被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抢去,但在顺治的坚持下,最终襄亲王自杀。东莪还是被顺治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东莪入宫后,先被封为了“贤妃”,一个月之后又被封为了“皇贵妃”。由于孝庄知道东莪的诚实身份,因此,一直反对顺治和董鄂妃在一起,还阻止顺治将东莪册封为皇后。然而,顺治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抗,用册封皇后的礼制,来册封东莪为皇贵妃,并大赦天下。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又将董鄂妃追封为了皇后。而顺治自己,也由于董鄂妃的死,悲伤过度,不幸染上天花而亡。正是由于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最终成了董鄂妃,去世后又成了顺治的孝献皇后,因此,乾隆在为多尔衮平反时,才觉得多有不妥。于是,乾隆就下令毁去了所有关于多尔衮死后的相关宗籍档案,其中也包括东莪的。这才导致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的结局,成了清朝历史上的又一大谜团。多尔衮的后代东莪格格,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多尔衮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入关替明末帝崇祯报仇。他的入关决定,至少改变了三个民族的命运,一方面结束了中原各路割据的分裂局面,改变了中原汉族的历史;另一方面又把满洲、蒙古与中原合并为一大帝国。而他的后人怎样,也是大众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一)东莪格格多尔衮留在世上唯一血脉只有一女,就是东莪格格。据说,东莪这个名字是多尔衮亲自取的。满语里东莪的意思是,秀丽得像花朵一样的女孩子。这个名字包含了多尔衮这个做父亲的对女儿的珍爱与美好期许。但非常可惜的是,历史对她的记载非常之少,可能只有两条。一条是身份信息,她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是多尔衮的独生女,但却未记载是多尔衮的哪位王妃所生。另一条就算是去向的信息,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其余均缺乏记载,正由于历史无记载,也就引出很多民间传说和野史,但那些均无历史依据。(二)生平经历作为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东莪格格的一生,可谓充满波折。她是在多尔衮的政治生涯最巅峰的时侯出生的,却也是在多尔衮生理身体最虚弱的时侯出生的。而在多尔衮死后,格格生母当即以身相殉,追随多尔衮于泉下。随后格格被交给血缘关系最近的伯父阿济格代为抚养,成为英亲王阿济格的养女。而之后,由于阿济格出了难题,格格的婚事也一拖再拖,成了别人口中的老姑娘。最终虽然找了土谢图,然而却并不特别般配,堂堂的多尔衮独女东莪格格出嫁之后,只能作为侧福晋(一说继福晋),在此之前,格格的这位未婚夫婿已经娶过结发妻子。而当格格远嫁蒙古之时,清廷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给予新的加封或者册封,只给配备了相当于多罗格格的嫁妆。这让阿济格觉得非常萧索,他为此神伤落泪。而格格出嫁后,谈不上快乐,和夫家更多的是义字相连。加上身份独特,又有人严密监视,因此谨言慎行、深居简出。几年后,格格生下一子,然而这也造成了格格身体的加速损伤,旧病新病一起纠缠,没过几年格格就去世了。去世时,格格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由于身份独特,是皇帝的女儿又不是皇帝的女儿,因此格格死后独自葬于调兵山附近,属于夫家封地范围内风水比较好的位置了。东莪格格是多尔衮的女儿吗有,多尔衮有一个亲生女儿和一个养子。1、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2、爱新觉罗·多尔博(1643年2月20日—1673年2月7日),满清远支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豫通亲王多铎第五子、睿忠亲王多尔衮养子。扩展资料多尔衮的简介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等多尔衮死后,被鞭尸之后,顺治就将东莪格格和多尔衮的继子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而这,也是历史上对东莪格格唯一的记载。再这之后,东莪格格就像是消失在历史中一般,一点波澜也没有。多尔衮为何只生下独女东莪格格,结局是什么样的清朝所国历史上最终一个封建王朝,他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然而随后就迅速的衰落下去,并带领中国进入了长达100年的屈辱历史时期。而清朝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厉害的,这个主要得益于他们有非常厉害的人物,其中就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人物,他叫多尔衮。多尔衮的一生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说是文武全才,而多尔衮在情感上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多尔衮一生只生下了一个女儿格格,而这个唯一的女儿格格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开头来说来说一下多尔衮,多尔衮刚开始随着努尔哈赤立下了很多的功劳,然而他却没有在关键的时刻背叛自己的家族,自己当皇帝,而是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登基,自己则在旁边做摄政王,辅佐顺治皇帝,然而由于他的权力特别大,因此还是比较嚣张的,给顺治皇帝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民间传说多尔衮之因此不愿意当皇帝,是由于和孝庄皇帝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但实际上多尔衮自己一个非常多情的女人,据历史记载他至少娶了10个老婆,而这10个老婆只有一个为她生下了唯一的女儿格格。那么小编认为一个清朝的王爷,为什么一辈子只留下了一个后代呢?据历史记载,这个主要是由于他的身体缘故不行,由于他常年打仗,留下了很多的身体疾病导致他在生育这方面可以说是力不从心,而他这唯一的一个女儿后来结局怎么样呢?多尔衮死了之后,顺治皇帝就把多尔衮所有的荣誉称号全都剥夺了,把他们的家产也都全部没收充公了,而唯一的一个女儿也被送到了其他的王爷府中收养,据历史记载,后来这个女儿就被皇帝下嫁给了蒙古的一个王爷,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多尔衮死后,其女儿东莪格格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多尔衮在清朝历史完全是重量级的人物,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满清入主中原做出巨大贡献,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努尔哈赤宣布废弃大贝勒代善太子之位时,立了皇太极、多尔衮等八人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而这时候多尔衮才八岁,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年,多尔衮16岁,就跟着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立有战功,皇太极赐给他“墨尔根代青”的美号,多尔衮这一美号一直用到1636年4月23日封亲王为止。此后多尔衮屡立战功,声威日隆,皇太极在更定官制时,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多尔衮统摄,在统辖六部的经过中,多尔衮锻炼了行政管理能力。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由于没有立下谁继承皇位的遗嘱,满清权贵分成两派,一派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派拥立多尔衮,双方相争委决不下,最终两方选了个折中办法,立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明王朝覆灭,此时关内一片混乱,多尔衮决定趁势入关,在吴三桂的开关求援下,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了北京城,满清从此入主中原。多尔衮摄政期间,是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最终成了“皇父摄政王”,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可以不向皇帝跪拜,而多尔衮也是为所欲为,逼死肃亲王豪格,剥夺济尔哈朗摄政的权力,打压两黄旗子弟,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一切的一切,所有人看在眼里,包括孝庄太后和顺治帝,但没人敢言语,在多尔衮活着的时候,大家都不敢惹怒权势煊赫的多尔衮。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塞外狩猎,坠马受伤,一个月后医治无效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多尔衮死后,顺治帝率大臣们到东直门迎接多尔衮遗体,还下诏追尊多尔衮“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只不过才过了一个多月后,朝臣们罗列了多尔衮生前十几条罪状,顺治帝也正式宣布多尔衮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多尔衮生前虽然风光无限,还与孝庄太后传出各种秘闻,却只有一女一子,女儿是他的亲骨血,称为东莪格格,母亲是多尔衮征朝鲜时带回来朝鲜王族之女,儿子是多铎过继给他的,名多尔博。多尔衮死后没多久被清算,他的女儿与继子就被顺治帝下旨交给了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当时东莪格格十三岁,此后史册就没有了多尔衮这唯一骨血东莪格格的记载。有民间传说东莪格格不堪宗室和其他人等侮辱,偷偷跑出京城流落民间,最终与一汉人书生结婚,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生活。不过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满清与蒙古素来都有政治联姻,多尔衮虽然被清算,东莪格格却被交给信郡王抚养,应该是没有被驱逐出宗室,如果没被驱逐出宗室,那东莪格格很大的可能性是嫁到了蒙古。东莪格格毕竟只是多尔衮的女儿,危害性不大,顺治帝没必要对她赶尽杀绝,既然把她交给了信郡王抚养,在她适当年龄的时候就会帮她安排婚事,当时宗女出嫁都是有皇帝做主,对于东莪格格来说,嫁到蒙古对她对朝廷都有好处,即解除了她在宗室尴尬的地位,又可以多一场政治联姻。在顺治七年到顺治末年,嫁到蒙古的皇家女子有四位身份不明,按时刻和东莪格格的年龄来看,在顺治十三年和顺治十五年出嫁的两位格格与东莪格格比较接近,顺治十三年的时候东莪格格18岁,顺治十五年是20岁,因此都有可能,当然东莪格格最终结局究竟怎样,毕竟史料没有记载,这些也只能是一种猜测!多尔衮的独女爱新觉罗·东莪,最终的结局有多惨多尔衮一生在战场下立下无数丰功伟绩,然而膝下却只有一女,名字叫爱新觉罗·东莪。生为多尔衮的爱女,在多尔衮掌握政权时,可谓享受了无限宠爱和尊贵。但却在爱新觉罗·东莪只有十二岁的时候,多尔衮便去世了。关于爱新觉罗·东莪的结局,有多少版本,其中最符合历史的,就是爱新觉罗·东莪和所有皇家公主一样,躲不开政治婚姻的命运,远嫁到蒙古,为民族安定而联姻。多尔衮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协助皇太极打下江山建立大清朝,更在皇太极驾崩后,拥护福临成为新的帝王。但由于当时的福临年龄尚幼,因此,朝廷的治国大权其实是掌握在多尔衮这位摄政王的手中,更被福临尊称为“皇父摄政王”。虽然多尔衮掌握了大权,然而一生并无谋反,而是屡上战场立战功,全力推动大清王朝的进步,为福临铺垫了一个巩固的王朝。多尔衮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大清王朝,一生只生育了一个女儿爱新觉罗·东莪。因此,多尔衮平时里很是爱护爱新觉罗·东莪。也由于多尔衮的地位,爱新觉罗·东莪的身份地位远比一般的公主更加尊贵。可惜,在爱新觉罗·东莪仅十二岁的时候,多尔衮便去世了。导致爱新觉罗·东莪孤苦无依,不过她毕竟是皇室子孙,虽然多尔衮去世了,但依然享受皇室拥护。多尔衮去世后,身为皇室子孙的爱新觉罗·东莪,依然秉承着皇室子孙应该要承担的责任,那就是为了民族的安定,成为联姻的贡献者,因此,爱新觉罗·东莪最终是被远嫁到蒙古,为稳定大清和蒙古的关系而嫁。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她活了多大年龄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一代权臣多尔衮在古北口外喀喇城去世。虽然朝堂上的多尔衮是手握大权、风光无限,但在诞育子女方面,多尔衮相较于同一时期的其他王公宗亲以及满洲贵族,却显得非常的尴尬,由于终其一生,他只有一个亲生女儿东莪格格,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子嗣。而即便是如此,史料中对于东莪格格这位多尔衮唯一的亲生骨肉也是鲜有记载,这也使得关于东莪格格的最终结局,一直以来也都是众说纷纭。东莪格格在多尔衮去世后,其实并未受到太多牵连。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先是追封其为成宗义皇帝,然而仅仅两个月后,便展开了疯狂的清算与报复。顺治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同时将其坟茔予以了拆毁,而多尔衮此前的党羽与亲信也被顺治尽数被清除。而在这场对于多尔衮的清算经过中,东莪格格并未被过多提及,史料中也只是记载她与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一起,被顺治安排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清世祖实录’里面的记载为:“以睿王私制御用服饰等件,又欲率两旗驻永平,阴谋篡逆。睿王嬴稷没所属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 博,女东莪俱给信王。“《清史稿’里面对于此事则描述为:“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不过从顺治皇帝对待多尔博的态度上来看,东莪格格应该并没有受到多尔衮过多的牵连。多尔博,原本是豫亲王多铎的第五子,由于多尔衮始终没有诞育儿子,于是将多尔博过继给了自己为嗣。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后,多尔博袭承了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同时也享受到了远超其他亲王的待遇,光是俸银就是其他诸王的三倍。然而,随着多尔衮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清算,多尔博也被夺去了睿亲王的爵位。不过,顺治并没有像对待多尔衮那样,将其削去宗籍,而是让其重新“做回”了多铎的儿子,并且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时候,又加封多尔博为多罗贝勒。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最终的结局怎样了呢多尔衮死后,顺治并没有问罪他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只是将东莪格格交于信郡王多尼府看管。东莪格格成年后就跟很多宗室女一样,与蒙古政治联姻,也算有个不错的结局。多尔衮是大清入主中原的大功臣,而且清朝可以在中原站稳脚跟,完全都是多尔衮的功劳。毕竟当时顺治帝还不到十岁,文不能理政,文不能上战场杀敌。可也是由于多尔衮这个不世功勋,让他大权独揽,成为清朝初期说一不二的权臣,几乎顺治帝就是个摆设,如果多尔衮有心思称帝,把顺治帝拉下马也就是分分钟钟的事务。毕竟多尔衮是皇族,又手握大权,实力与名望都有,称个帝什么的,太容易。当然最终多尔衮没有这么做,不过随着顺治帝的长大,没事约束约束一下叛逆期的顺治帝,或是教育一下顺治帝这个侄子,多尔衮没有少做。但这给年少的顺治帝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阴影,再加上多尔衮想要登基轻而易举,顺治帝对多尔衮是既怕又恨,久而久之顺治帝眼中就没有多尔衮的好,只有坏。后来多尔衮病逝之后,顺治帝终于拿回皇权,当然他也就不能放过曾经让他生活压抑的多尔衮。多尔衮虽然已死,可顺治帝不仅褫夺了多尔衮所有的封号,踢他出皇族,而且还对他掘墓。按照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恨意,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也应该受到牵连,不过事实上顺治帝只是对多尔衮的处置严厉些,对于他的女儿其实还是比较仁厚的。东莪格格被顺治帝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看管,等于说就是将她交给信郡王多尼抚养,而且多尔衮被踢出了宗室,按理说东莪格格也应该是个平民,但顺治帝保留了她宗室女的身份。也就是说东莪格格在生活待遇上与之前并没有太大差别,当然如果多尔衮还在世,她的实际待遇应该会与帝王的固伦公主一般。顺治帝能这么优待东莪格格,主要也是由于多尔衮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没有儿子,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苗闺女。在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不高,也不能在朝廷任职,能够左右朝廷的可能很小,因此东莪格格不具备政治能力。对于顺治帝来说,她几乎没有政治威胁。而且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清算也有点牵强,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在里面,要是多尔衮是一般权臣,也说得过去,可多尔衮对于清帝国的贡献堪比开国之君,因此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清算没有依据牵连广泛,因此才会对东莪格格的处置也淡化。既然东莪格格没有问罪,她就还是宗室女,按照清朝宗室女的命运,她就理所当然出嫁到蒙古,成为和亲格格,也算有个不错的结局。东莪格格是多尔衮唯一的后代,她的人生是怎样的多尔衮共有十一个妻妾,其中包括一个正福晋,六个继福晋和四个侧福晋。相比短短数年就已经有了14个亲生子女的顺治而言,多尔衮的子嗣实在是少了点,仅有一位亲生女儿东莪。东莪格格在清朝官修史籍记载的资料很少,这可能源于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他的子女在宗人府的档案大都被销毁,因此,东莪格格此后下落不明,各种去向的版本也就出现了。多尔博袭承了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同时也享受到了远超其他亲王的待遇,光是俸银就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多尔衮出事之后,由于东莪年幼,故其被清皇室下令交于信郡王抚育。因此说东莪并没有被贬为平民,而是在郡王府长大,故其长大后的命运天然也同清宗室其她女子一样交有皇帝安排。或许就没有皇太极什么事务了,毕竟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他算是嫡子,倘若再有点战功,真就能和皇太极争一争,只不过,多尔衮出生的太晚。其他的待遇跟皇帝差不多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所有的礼仪待遇多尔衮都有,他这个摄政王越来越像皇帝了,因此可想而知顺治帝对多尔衮是多么的忌惮。东莪格格身份有些微妙,而且作为格格,婚姻大事全凭皇帝梦想,将她嫁出去和亲,怎么看也一个还不错的安排,既能帮清朝巩固基业,又不至于太折损东莪格格的身份。然而多尔衮去世后仅三个月,却又受到诸王大臣的攻讦,因此被夺去爵位,没收家产,甚至陵墓被捣毁,开棺戮尸。多尔衮生前死后地位之悬殊,让人不胜感慨。很可能作为联姻的宗室女,顺治不忍心杀她,又不愿留她身边,因此顺治只能把她远嫁去了蒙古,利用她来和亲维系满蒙同盟的关系,而对于东莪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关于东莪格格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无论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