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叫什么名字 中考叫什么? 中考叫啥
根据最新政策及教育文件,中考的全称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全称与定位
-
官方全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 核心功能:既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实现了“两考合一”(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
- 法律依据:依据《义务教育法》,取消小升初考试后,中考成为初中生升学的主要途径。
-
别称与历史演变:
- 早期曾被称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部分地区仍沿用此表述;
- 在1980年代前,初中升高中考试直接称为“考高中”,而“中考”一词正式普及于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后。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
-
科目设置:
-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文化课;
- 操作科目:体育与健壮、理化生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等,部分科目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如北京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占10%)。
-
考试安排:
- 时刻:全国不统一,多集中在6月中下旬(如广东茂名等地为6月30日-7月2日);
- 命题方式:多数省份由省级统一命题,广州、深圳等试点城市试行自主命题。
三、改革动态
-
科目调整:
- 北京市2025年中考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四科统考,改为等级评价,总分降至510分;
- 深圳等地强化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成绩占比提升至10%。
-
分值变化:
- 广州拟调整科目分值(如数学增至150分,化学降至70分),总分保持810分不变;
- 部分城市将艺术(音乐、美术)列为等级科目,不纳入总分。
四、功能与社会意义
- 教育公平性:通过统一考试标准,减少区域教育资源差异对升学的影响;
- 学科能力导向:既考查基础聪明(如语文文言文、数学计算),又重视操作能力(如实验操作、体育)。
中考全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衔接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关键环节。其形式和内容随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最新政策以针对性备考。